发布日期:2025-04-29 20:56 点击次数:132
怎样配资扩大收益
作者 | 王动
编辑|杜都督
拍一张照片,要多少钱?
小时候的大头贴,7 块钱能照 20 张,带背胶有花边,毕业可以每个同学送一张;
10 年前的景区门口,20 块钱两张,即冲即印;
后来他们换了拍立得,因为相纸昂贵,每张标价 10-15 块,虽然贵,但每个人出来都美美的。
在我以为这就是天花板的时候,我突然发现了拍照价格的天花板——最近爆火北上广、一拍即成相的新技术,“撕拉片”。
在小某书上,这最新的“出片神器”。只要站在镜头下拍照,人人都皮肤雪白、须发乌黑:“貌美人类批量生产厂。”
在这种徐志胜能被拍成鹿晗、麦麦能被拍成虞书欣的蛊惑下,
很自然地,我作为一个直男也被说动了。然而当我跃跃欲试,准备找这“新型的大头贴”时,一张价格映入眼帘:
女同事们看得瞠目结舌:
“从泉州簪花到晋商少奶奶,这笔钱在全国的景区都够全套妆造+精修图了,但在撕拉片照相馆,只够一张照片。”
不就是一张(拍人好看一点的)大头贴,凭什么这么贵?
01
300元一次,这新型拍立得让多少人上头
撕拉片,顾名思义就是拍摄后需要撕、拉才能看到成品的照片。
现在,大前年 frisbee、前年 citywalk、去年 wildeat 的那群潮人,今年已经第一批 bigshot 了。
同样是大屁股的相机,撕拉片像复杂版的拍立得,但拍完照之后不会自动吐相纸,需要你手动把相纸抽出:
图源:bilibili up主:@尴尬郑
等待一段显影时间后再把它揭开,得到一张湿乎乎的负片,以及一张照片,这就是撕拉片。
图源:bilibili up主:@尴尬郑
对有些人来说,这是一种摄影佬们的“开盲盒”:
“看着照片一点点从黑暗中显影,有一种动态的喜悦感,欢呼声从喉头一直滚到舌尖,好伟大的一张脸!”
图片来源:小红书博主@江原小雷哥
胶片本身带着独特的颗粒感,复古、怀旧的氛围,让画面看起来更柔和、更具电影感和故事性。
据说是小李子的撕拉片
虽然潮人们口里的“冷白皮”,其实就是“过曝”,但主要胜在一个貌美。
毕竟一张 300 多块,为了不让钱白花,女孩子们已经针对它的技术,开始调整了自己的妆容、动作和衣服,让自己更适配这个机器。
这年头,没有拍过人生四宫格,已经不配做一个 city 的现代人了。
然而李周发出天问:
“它用起来像拍立得,看起来也像拍立得,所以它和拍立得的区别到底是什么?”
摄影原教旨主义者老 G 说,拍立得的仪式感是一种预设好的惊喜,本质依然是一种标准化快餐。
轻微的偏色、过曝,其实都是安全范围内的“风格”。
但撕拉片不同。它的显影受温度、湿度等各种不可控因素影响,每次拉开,都可能得到不一样的成像效果,也就是说,撕拉片具有真正的随机性。
文艺男说的话总是半懂不懂,相比之下,ChatGPT 给出的答案就简明多了:
撕拉片由于使用了较高质量的化学配方和较大的感光层,往往能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和层次,特别适合肖像摄影,对肤色、光影和细微表情的还原更自然。
相比之下,拍立得的即时成像胶片虽然方便,但在分辨率和色彩还原上略逊一筹。
人像神器,才是撕拉片受追捧的秘密。
图源:微博美妆博主@张耀月的福气
上个世纪,撕拉片就是不少肖像摄影师的心头好,安迪·沃霍尔就是忠实拥趸。
撕拉片不是一开始就这么贵的。
我在 B站 搜了一下,2019 年的时候摄影博主的视频里,一张撕拉片还是 30 元:
2020 年,价格没什么变化:
2023 年,一张就来到了 50 元:
2024 年的视频里,撕拉片的身价涨到了 120 元:
一飞冲天的价格,并没有阻挡撕拉片走红。
如果你问为什么这么贵,所有的照相馆都会回答你:每一张撕拉片都是绝版的浪漫,用一张,少一张。
图源:小红书@欧阳娜娜Nana
撕拉片的主要生产商宝丽来和富士都已经停产,世界上最后一批撕拉片是 2016 年生产的富士 FP-100C。
由于世界上所有的撕拉片都已经过期,所以成像效果也只能是开盲盒。
撕拉片的显影依赖化学药水,由于胶片过期,显影失败、色彩不准是常事,甚至连撕片都需要技巧,手滑、手抖,都可能诞生一张废片。
另一个方面,停产,就是一种奢侈、稀有、需要追捧的的信号。
停产之前,它的价格大概是 70 元 10 张,现在这批货的价格是 1700 元一盒,而且有价无市。
其实在发明的年代,撕拉片还是一种“极为先进”的技术。有感于传统胶片的暗房冲洗耗时,宝丽来发明了撕拉片。
很多摄影师把它当作打样的工具,无需等待漫长的冲洗,就可以检验自己的曝光、对焦等参数是否准确。
安塞尔·亚当斯用撕拉片搞风光摄影,现在是拍卖会上的宠儿,安德沃霍尔的波普艺术,也离不开它的加持。
但是如今,撕拉片已经停产多年。在被小红书重新发掘之前,它只是在发烧友圈子里流行的小众爱好:
图源:Youtube.POLAROID'S PACK FILM | The Best Instant Film Ever Made?
毕竟每一处甲骨文,都曾是最先进的字眼。
让这种过时技术重新复兴的秘密,就是五个字:人像氛围感。
塑料茅台是泡泡玛特,男装茅台是比音勒芬,如果这个世界有“纸片茅台”,那我觉得撕拉片可以占一票。
限量版的相纸,用一张少一张。
所以别人拍照,都是“多了一张人生照片”,而只有撕拉片女孩说:“这世界上又少了一张撕拉片。”
02
复古,摄影流量密码
撕拉片的复兴,其实并不意外,近几年,“复古”早已经成了摄影的流量密码。
还记得上一批,CCD 相机刚被冠以“氛围感神器”之名,被小红书追捧。
所谓 CCD,指的是从世纪末到 2010 年前后流行的卡片式数码相机,它们普遍使用 CCD 感光元件,因此得名。
最便宜的时候,CCD 相机在二手市场上是论斤卖的。
2020 年以前,电子城里堆满了几十块一台的 CCD,连问的人都很少。
几年过去,现在闲鱼上 CCD 的普遍行情是 300~400 一台,像佳能 G12 这样的网红机型,价格已经飙到了 3000 多块。
谁也没想到,在停产十几年之后,曾经的“电子垃圾”也开始翻身,坐上了火箭一般的行情。
十几年前,佳能 G12 发售的时候,也不过就是这个价格:
CCD 狂飙的价格,让黄牛和贩子大赚了一笔。
韩寒的电影《乘风破浪》里有一个段子:彭于晏饰演的徐正太在入狱之前,囤了一堆 BP 机,准备以后升值后大发横财。结果等他出狱后,BP 机早已经变成一文不值。
如果他囤的是 CCD,可能真的已经财富自由了。
B站 UP主 影视飓风最近做了一期视频,对比了市面上十几款 CCD,委婉地表达了一个观点:现在的 CCD 溢价有些过于严重了,大家理性选择。
这期视频放出来之后,闲鱼上马上出现了“影视飓风同款 CCD”:价格又涨了一波。
现在不是三千,是四千了
连带诺基亚的直板机和有事烧纸的黑莓,也成了千禧年氛围感神器,名曰:CCD 平替。
平替的风也没有放过旗舰手机。从 NOMO 到 Dazz,小红书博主们在每一款流行过的摄影 APP 里寻找“CCD滤镜”。
厂商们费尽心思把一英寸大底塞进了手机,但用户们却用它假装 CCD,就好像在跑车中加入震动,模拟三蹦子的驾驶体验。
你以为 CCD 的风到此为止了吗?没有。
鉴于 CCD 已经停产,目前市面上只能买到佳能、奥林巴斯们的陈年存货,不少厂商灵机一动,推出了咱们中国人自己的“国产 CCD”。
有博主进行了拆机,发现它们的真身,其实是魔改的行车记录仪。
和 CCD 一同起飞的还有拍立得。
1947 年,宝丽来公司的创始人埃德温·兰德为了给 3 岁的女儿拍照,发明了这种即时显影的相机,无需经历漫长的暗房冲洗,立等可取。
此后的半个多世纪,拍立得一直是宝丽来的台柱子、富士的印钞机。2002 年,富士的 Instax 拍立得一年还能卖上百万台。
到 2004 年,就暴跌到了 10 万台。照这个趋势,要不了多久拍立得就会变成又一个 BP 机。
谁也没想到,十几年后,拍立得不仅没死,而且越活越好,按照最近发明的新名词,这叫“逆跌”。
和一锤子买卖的 CCD 不同,拍立得最贵的是相纸。
富士采取的限量发售策略,让相纸常年供不应求。到韩国、日本人肉背相纸,成了一种职业。
原价是不可能买到的,一盒 20 张的白边相纸,公道的售价是 120~130 元。
按一次快门,成本六块。算上糊片、曝光错误,实际成本还要更高。
这还只是最基础的款式。茫茫多的花边相纸、联名相纸,款式之多,堪比耐克 AJ1 配色。
比较贵的迪士尼联名款,10 张装 149 块,手抖一次,一杯奶茶没了。
去年小米发布了折叠屏手机 MIX Flip,号称摄像头是徕卡联名,但发布会一结束,上了热搜的却是小米的口袋打印机。
1 分钟出片的打印机配上能折叠的小米手机,中国人也有自己的拍立得:
办公室的李周火速下单,试用后表示成像质量堪比大头贴。
事实证明,热敏打印机和热升华的拍立得还有差距,但是她并不灰心,希望雷总继续努力——
毕竟,天下苦富士久矣。
03
来8,让我们一起重回千禧年
怀旧是人类的通感。
在大家看老剧、听老歌、热爱中式梦核、喜欢千禧风的 2025 年,复古出现在照相机里,只是一种审美的回潮。
我们《家有儿女》,一本 y2k 宝典!
当然,复古的不仅是年代,也包括成像质量。
在 CCD、拍立得、撕拉片们身上,那些当年的缺点并没有改变:
CCD 高光过曝、暗部死黑,分辨率只是现代智能手机的零头,拍照像一个刚刚近视的初中生;
拍立得除了人像几乎无用武之地,总是在过曝和欠曝之间摇摆;
而撕拉片则会用 300 元和漫长的等待告诉你,人像真正的秘诀是模特颜值。
变化了的,是他们如今有一个共同的对手:手机。
办公室的张姐去年换了 1T 的 iPhone 手机,256GB 的已经不够用了,张姐说,“相册里全是猫”。
数字摄影的发展,让我们进入了“影像平权”的时代,只要有手机,人人都能拍下清晰明亮的影像,连熊孩子的黑历史都是高清的。
手机像素从 30 万到 200 万堪称飞跃,但这几年,实际进步越来越小,厂商力推的“计算摄影”,反而带来了不少副作用。
就国产旗舰级普遍搭载的“月亮模式”来说,一旦识别你在拍月亮,直接生成一张月相图贴在你的手机上:
暴力 HDR、自动美颜、AI 修图……数字摄影的算法越来越精准,也越来越无趣。
随着技术的进步, 照片好像并没有变得更好。
停产多年的 iPhone XS Max 重新被追捧,因为这是最后一代没有算法的 iPhone。
越前进,好像离真实越近,好像又离真实越远。
在复古的大旗下,缺陷,反而成了风格的象征:
CCD 的糊是氛围感,宝丽来的色偏是浪漫;
直闪过曝是冷白皮,噪点爆炸是 Y2K 风;
拍立得的物理相纸的触觉体验,对抗手机摄影的虚拟化;
撕拉片显影过程的随机性,比虚假的完美更迷人。
复古的本质是一场“缺陷的货币化”:当技术无法进步时,怀旧与稀缺便成为新的定价权。
都说复古相机的复兴,是一种技术乡愁。
数字摄影技术越精湛,人们越要通过实际的媒介确认自己存在的原因。
撕拉片那“撕拉”的一瞬间,拍立得需要把照片在怀中焐热的那一小会儿,都是人们最令人心跳加速的时刻——
毕竟最快乐的不是在发生的当下,而是在你期待它的过程。
除了复古相机带来的饱和度高突出人物面部、色彩柔和凸显氛围感、粗糙能遮掩面部缺陷的优点之外。
对于老 G 而言,即时成像,“贵的就是一个情绪价值。”
它表示这一刻是独一无二的,你记下的时刻是不可复制的,那一刻时光就像那张照片一样,是美好但不再回来的。”
或许多年以后,面对 iPhone50 的顶级摄影技术,当年第一批买撕拉片的 cindy,还是会想起第一次玩撕拉片的那个遥远的下午。
那不可复制的时光怎样配资扩大收益,恰恰是生活的 25 号底片。
怎样配资扩大收益 作者 | 王动 编辑|杜都督 拍一张照片,要多少钱? 小时候的大头贴,7 块钱能照 20 张,带背胶有花边,毕业可以每个同学送一张; 10 年前的景区门口,20 块钱两张,即冲即印; 后来他们换了拍立得,因为相纸昂贵,每张标价 10-15 块,虽然贵,但每个人出来都美美的。 在我以为这就是天花板的时候,我突然发现了拍照价格的天花板——最近爆火北上广、一拍即成相的新技术,“撕拉片”。 在小某书上,这最新的“出片神器”。只要站在镜头下拍照,人人都皮肤雪白、须发乌黑:“貌美人类批量...
怎样配资扩大收益 作者 | 王动 编辑|杜都督 拍一张照片,要多少钱? 小时候的大头贴,7 块钱能照 20 张,带背胶有花边,毕业可以每个同学送一张; 10 年前的景区门口,20 块钱两张,即冲即印;...
天宝十一年(752年)十月杭州股票配资公司,南诏侵犯大唐边境,剑南告急。 李林甫 见机会来了,便奏请玄宗让挂名的剑南节度使 杨国忠 到剑南赴任, 此前,他因为 王鉷案 被杨国忠狠狠地阴了一把,非说他暗...
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中美贸易战。美国一向自诩为全球经济的掌控者,它们不仅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,还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实施技术封锁,甚至动用国家机器打压中国企业,比如华为和中兴。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,...
广州期货配资公司 在特瑞普利单抗快速增长驱动下,君实生物首季业绩实现“开门红”。 4月25日,君实生物(1877.HK,688180.SH)发布一季报显示,其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5.01亿元,同...